《仙劍奇俠傳4單機版》以中國古代的仙妖神鬼傳說為背景,至今全系列共有五部角色扮演游戲,《仙劍奇俠傳四》是其中之一。《仙劍奇俠傳四》2007年出品,由上海軟星制作。
背景故事
故事的起點始于黃山青鸞峰之巔,馳騁于神州大地、往來于天地之間,東臨渤海、南抵巴蜀、北至傳說中的“北極之地”、西達上古圣山昆侖仙境。既有繁華熱鬧、歌舞升平的中原富庶之地,又有大漠邊關、絲綢之路上的小小驛站。每一個城鎮之中的建筑、草木,乃至于店中出售的食物,都各有其特色。游戲的劇情受人稱贊,迷宮難度較前幾代有所降低,而且在國產單機游戲日漸式微的今天,四代更具特殊意義。
游戲設定
天地處于“混沌”狀態,有“盤古”生于其間。盤古身體不斷成長,原來的混沌狀態不能容納其身體而分裂,“清氣”上升為天,“濁氣”沉降為地。盤古死后,其精、氣、神分化成為伏羲、神農、女媧三位大神(也被稱為三皇)。原本蘊藏在盤古身體內的“靈力”逸散,分解為水、火、雷、風、土“五靈”,散于天地之間。而盤古之心懸于天地之間成為連接天地的紐帶,并與天界清氣所鐘之地連接,因清濁交匯而生“神樹”,成為天界生命之源。
因天地間生靈太少,三皇分別以不同形式創造生靈。伏羲以神樹吸收神界清氣所結的果實為軀體,注入自己強大的精力,創造出“神”。由于神樹果實來源稀少,因此神的數量極少,但靈力強大。神不耐大地濁氣,因此居于天,形成“神界”。神雖然有男女之分,但交合繁衍后神本體會失去靈力逐漸死亡,并不能增加神的數量,因此被嚴禁交合繁衍。神農以大地土石草木為體,灌注自身氣力,創造出“獸”(包括走獸昆蟲)。因神農注重數量和能力,因此獸的種類、數量很多,且能力多樣,但是心智沒有開發。
女媧以土、水混合,附以自身血液和靈力,用楊柳枝條點化,依自己模樣塑造,造出“人”。人體態優美,富有智慧,但體力較遜,雖然沒有特別的能力,但領悟力極強。神居于天,人、獸居于地,另有“鬼界”作為人、獸等生靈的輪回中轉之所。數萬年來相安無事。后因人、獸過度繁衍,時有沖突。三皇之一的神農在人間暴斃,一說因嘗百草中毒而死,另說是因為他與獸 交合繁育后代而死。
不久,獸類中出現了一個具有極高智慧的統御者蚩尤。蚩尤率領獸族向人類開戰,意圖獨占大地。人類取得神族援手,在神將軒轅氏的指揮下擊敗蚩尤大軍。蚩尤拼盡余力,打開異界通道,將殘部送達異界。蚩尤殘部在異界逐漸修煉成魔,“魔界”也逐漸形成。而蚩尤所打開的通道,后世稱之為“神魔之井”。神魔之井是連通神魔兩界的唯一通道,神魔兩方在里面設有重重障礙,并派重兵防守,嚴禁兩界生靈通過。
神界之主伏羲自封“天帝”,迫使人類向神族稱藩。數萬年后,人類爆發起義,天帝遣諸兇星、惡神前去毀滅大地,大部分人類遭到屠殺,女媧率領人類對抗神界,補天地,阻洪水,挽救了殘存人類的命運。神人交戰之后,伏羲下令封閉天界之門,女媧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,墮入了凡間,生下特殊的種族女媧族,不久力竭而死。
魔界的蚩尤則自封為“魔尊”對抗神界。獸類中偶有經過修煉,激發出自身繼承的神農力量,成為具有特殊能力的“妖”,而人類經過修煉也能激發出自身繼承的女媧靈力,修成為“仙”。妖和仙的形成除了和天賦以及修煉有關外,還和地氣有關。因此天上便有了“仙界”,人間也有十大洞天、三十六小洞天、七十二福地等“仙界”,其中最著名的仙界就是盤古之心所在的“蜀山仙劍派”以及天上仙界下方的“昆侖瓊華派”。
相對應的,雖然看起來妖類都單獨行動,但群妖聚居的妖界也是確實存在的,妖界之所在,乃是一處比蜀山更靠近盤古之心的處所,謂之“里蜀山”。除此之外,人間也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妖類聚居之所,例如幻瞑界,但規模都不可和里蜀山同日而語。
游戲特色
1、游戲中五靈仙術的學習可由玩家自行支配,自由度大大提高,
2、游戲過程中畫面可切出,這方便了看攻略或是做其他的事情,
3、游戲中的迷宮難度有所下降,另外打怪升級、與BOSS決戰的尺度把握得非常好,你不必專門的練級也可以輕松通關,這樣玩家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劇情上,
4、增加了元祖星空(可在迷宮中存盤),土靈珠(可回到迷宮入口)等道具,這些道具非常人性化,為玩家考慮得十分周到,
5、畫面場景更加唯美,給人的感覺更真實,
6、各個場景都有與之相應的音樂配合,
7、歌曲與游戲畫面、對白配合得巧到好處,聲音與光影的結合完美無瑕。